Friday, May 29, 2015

不一樣又怎樣,林夕說,蔡依林唱,我寫我的!




“孩子,無論你是,還是不是,媽永遠愛你”。不是不能愛;接受的愛,是被規定的愛情。

無法失去,這是與生俱來,誰來搶救?怎麼救,答案在哪裡。世俗眼光,愛的美好結晶,終然開枝散葉,屬一段美滿,完整的人生。有誰勇敢,賭了一把命運,談上一段無法開花結果的愛?有誰認了命,不甘心,換上新的性器官。權利,在於世俗的眼光與信仰,逼得走投無路。

偽裝,帶著面具走在沒有病的社會,否則被冷眼。無法坦白,無法表白;家裡如何交代,沒人明白?「不一樣又怎樣」,“庸俗地海枯石爛,世俗又憑什麼為難;神不神聖,愛這種信仰,誰說了就算”林夕說。生活啊,非常的難,包容哪去了?「當自己」的口號,大家當飯吃;但遇上同志,變性人,就通通嘔吐出來。排擠與冷眼旁觀,社會少了包容。多元家庭,傳統家庭,誰能點頭。看似容易,被束縛的環境,叫家人如何面對。

無法跟臺灣「多元成家」相提並論,保守的國家,“名份”天方夜譚。容忍你的「不一樣」,成全他們「不一樣」。我們或許,學會正面的思考,給予無限的包容,讓社會更溫暖。包容,不僅僅套在同性戀的社會;但,珍惜他人的生命,互相扶持。

一場演唱會,我沒有後悔飛往台灣小巨蛋,為的是一位唱跳歌手的演唱會。蔡依林,她的演唱會,看到她的改變,變得更加國際化,確定她是會唱的歌手。演唱會,多了一分人性與人心。文章的出發點,不是提倡一個同性戀的社會。但包容與愛,成就多元,愛惜生命!

愛與性,是截然不同的。長期與短暫,你的選擇!傳統家庭,絕對是辦不到的事。需要正面智慧,環境考驗,偉大想法。宰割同志與變性人,於心何忍?他們的生命,他們的細膩,他們的才華,他們的善心,他們的勇氣,他們的坦白,難道就這樣被抹殺了?我相信家人,絕對不會放棄孩子,失去一個有生命的人。他們不敢面對世俗的眼光,不敢相信孩子的性取向,無法接受孩子沒能成家。

同學說:老師,你越來越美了。姪女說:第一次叫你阿姨。教育的接受,校長接受,老師接受,同學接受,家長接受,社會接受,那旁觀者呢?人,就是導演。

我,看到多少人的眼淚,多少人的掌聲。蔡依林“不一樣又怎樣”,出自名作詞家,林夕的手筆,寫得非常棒,總覺得一定會入圍第二十六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,但不被青睞。台中一中變性人物理老師的故事,在蔡依林得演唱會播送,傳達愛與包容。給一個“不一樣”的生命,滿滿的鼓勵與扶持。人,導演與演員。劇本與演技的搭配,就要看自己得詮釋。發揮與創造美好,人人可以是藝術家。你何嘗不想?

他們不想要,也沒想要;無法代替,成了抗拒。“不一樣又怎樣”,幸福不能說了就算,誰來負責,誰來承擔。愛不是性,不要抹殺一個人的生命;她與他的愛不一樣,也要你的“不一樣”包容,給他們/她們幸福。你的正面,就是幸福的抽象;摸不到,感受得到。


寫文章,好難!我寫這篇,或許會被冷眼,也或許被否定。更害怕,這樣暢所欲言,乃對與否?我要圓滑,不要扭捏;抒寫正面的看法。我的表達簡單,就是「包容』,錢買不到的抽象!

Tuesday, May 19, 2015

當傳統爸媽,遇上自由主義/開放的孩子!


在你的成長過程,我想當爸媽的,無論你到了任何階段年齡層次,她對你的擔心,是不會減的。骨肉想連,我想這句話沒有錯。在一個傳統的家庭長大,家人總希望你過得幸福。即使他們目不識丁,沒有受過正統教育,完全沒有智識;但,他們絕對懂得如何撫養孩子長大,一心想讓孩子成龍成鳳。感恩,有這樣的爸爸媽媽。他們是用禮義廉恥再教導,並非學業、學術、學問。這,我完全,無法去討厭、責怪、埋怨他,沒有給我一個天分、一個才華,一個從小應該有的智慧,以便未來有更好的前途。

距離八十年代,已有三十年,時光荏苒。尤其是二十一世紀的改變,真的變化無窮。父母親,尤其是文盲,面對新時代顯然落後,跟不上腳步。在他們的心裡,何嘗不想學會新時代的一切。父母親不了解孩子的想法,孩子就顯得不耐煩,產生溝通的問題。當傳統遇上自由開放的一派,這指的是我。

一步一腳印,我,三十一歲了!想起童年、中學求學時期,過著鄉下的生活,我心非常激動。慶幸,我經歷過貧窮的生活。在一個傳統,小迷信的家庭成長,自然而然被薰陶。但,對一個處女座的我而言,他是一位變動型,隨著成長的環境、親身經驗而改變,也會反傳統。家不是富裕,至今,我懂得刻苦耐勞的道理。我是幸運,一直都這麼認為。人,除了做好事;要有一套正面的“吸引力法則”。我想說的,當遇到失敗的事,就要勇敢挑戰;然後學習,提昇自己的能力。這幾年因為旅行、工作、遇見的人、學習對象,我蛻變了。我懂,家人的擔心,也因為我的“一個人旅行”。媽,她一直擔心我的安危,只要聽到我一個人旅行,就開始嘮叨,精神緊繃。她的千呼萬喚;我卻反覆唱反調。她的出發點關心;我的出發點成長學習。她的嘮叨;我的不耐。她的反對;我的堅持。這是不孝,這是反抗命令嗎?“尊敬”、“聽說”、“關心”父母親,這是天經地義的事,不用高談大論。

媽的煩惱,卻是我煩惱;但,我無法聽話跟蹤,矛盾的心。在外的孩了,自己學獨立;其實也給爸媽一個獨立的機會。長大的孩子,不再是一個賴家寶,要懂得自之更生;爸媽,不可能一世在身邊,既然孩子都到了成熟的階段,也要放下。爸媽,去做他們喜歡的事,過他們的生活。中肯的關心是好的;如果太超出,在乎孩子的一舉一動,我覺得這有點妨礙,他們的成長(前提,孩子是懂事的人了)。相反的,會行成一種溺愛與依賴。我個人的出發點是,希冀雙方達到心平氣合和、安心的情況。我說:人啊,還有多好年,有什麼好煩的?去吧!去做對的事、喜歡的事、值得的事。“爸媽,孩子沒有放火殺人、沒有吸毒、沒有幹壞事,絕對不會同流合污。

希望,新一代的爸媽,提昇自己的智慧與心理學,了解孩子的想法。不是配合,而是融入。孩子的選擇,是你們的指引;但答案在他們的手上。我,每每想做一個有智慧的孩子,再次讓家人可以學習以前他們沒有過的概念。“橘生淮南則為橘 生於淮北則為枳”。時代變遷,一樣的時,不一樣的想法、手法、變法。

母親、父親節快樂!大家在這個世界一起扶持!

*全新的部落格!全新內容出發!